TA的每日心情 | 開心 2021-10-13 16:10 |
---|
簽到天數: 405 天 [LV.9]大名鼎鼎
小編
- 積分
- 233145
|
引子
我的家鄉是個水鄉古鎮。外有浩瀚的長江,內有連通千湖的內荊河(古夏水)。內荊河在古鎮中蜿蜒穿行,把古鎮切割成數片小島,象一顆顆珍珠撒落在湛藍的天空。古鎮現名郝穴,曾名鶴澤、鶴渚、鶴穴,但被官方用的最多的還是鶴穴,直到民國才逐漸變成郝穴,可能是因方言相近之故吧!
古鎮因水而有靈性,也因水而凝聚財富。古時,因水引來群鶴飛舞,讓《詩經》鍛造出“鶴鳴九天,聲聞于天"的千古絕句。因連通千湖的夏水(內荊河),成為江漢平原最大的物資集散地。成就這一切的魂,則是把顆顆珍珠連接起來的各式橋梁。具不完全統計,古鎮原有三平方公里的面積,就有大小和各式橋梁十多座,現今的橋不用說更多了。
下面我們就去看看郝穴的橋吧。
丁公祠西湖路路口向南的這條路名永濟路,歷史上叫衙門巷。明清時,是鶴穴巡檢司和鶴穴汛(后為主簿署)的辦公所在地。這條巷呈南北向,長約300米,再向南,就是大片水域。東南方向有塊高地,人稱“猴山”,猴山四周都是水域。解放后,猴山成了養魚場的場部。
明清時期人們在這片水域上用土填了很長一條小堤,從衙門巷向南延伸到荊江大堤,這段填起來的小堤埂便叫永濟垱,永濟垱留了個流水口,用幾塊木板搭成通道,下面流水,上面可供行人往來,后被吊橋取代,吊橋和城門橋一樣,可收可放。郝穴原有護鎮土城,土城從永濟垱繞至土垱橋(西湖橋),又沿河向西至許仙觀(上碼頭),土城和吊橋是郝穴前輩們用來防匪的設施。據1986年《郝穴鎮志》上載有1935年郝穴示意圖標注此處有橋,名永濟橋。(作者注:永濟橋橋名另有故事)。
1949年新中國成立,人民政府決定在郝穴設一糧食儲運站,當時選址定在永濟垱附近是有很多原因的。一,是這里水域寬闊(百畝之多),那時各鄉的糧食全都靠木船運輸,此處水域可?亢芏啻。二,離荊江大堤近,調運糧食下河方便。(下河指把貨物裝上長江船只)。三,衙門巷東側(童家灣)大片土地都少有房屋。
選址已定就必然把這里的陸運交通設施完善一下,因此垱也加寬了,這里的橋也加固翻新了,我記憶中這里的橋面寬約4米,長不超過4米,沒有橋攔扶手,橋面靠邊只有尺把高的石頭坎坎,不注意的人不覺得這里有橋。此橋擔負多年的糧食進出運輸職責,(據《郝穴鎮志》記載最多一年曾調出糧食1.5億斤),同時也擔負著郝穴和周邊人民生活物資運輸的使命。
永濟垱上荊江大堤的坡路是郝穴最寬大的上坡路,這里郝穴搬運站還設置了機械拉車上坡系統,就是一個卷揚機帶動從堤上到堤下的循環鋼纜,解決板車上堤坡的困難,上堤下堤的貨物都要經過這座小橋,可見這座小橋為郝穴和周邊人民默默地做了大量工作。
如今小橋拆了,建了座三孔拱橋,規模比小橋大多了,很是漂亮,但這里的水域小了,這里只剩下一條底寬不上十米的抗旱水渠,失去了原有的水鄉風韻,橋名也沒了,曾經的橋名“永濟橋"讓他橋用上啦!
留戀永濟垱這座默默的小橋,留戀永濟垱水域百舸川行的碧波。(待續)
作者:謝大為 2022.6月于江陵
|
|